綜合維他命、綜合B群這種一般大眾都會吃且非常普遍性的營養品,你可曾想過它到底怎麼來的??
會寫這篇文章是因為之前看了篇文章叫「藥廠不說的維他命錠真相:90%維他命都是用石油做的,吃了不但無效還可能致癌」到底這說法真的正確嗎?今天拆解整理以下四重點說明:
(一)維他命的來源真相:
雖很難置信但確實很多化工合成的物質包括維他命或礦物質其原料來源就是石油/石化原料,但現代人類的生活,與石化原料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舉凡塑膠製品、清潔劑、化妝品、溶劑、人造纖維、黏著劑、化學肥料…等都是石化產業相關的衍伸產品。在食品方面,石化原料確實拿來合成部分的維他命,也被拿來合成保健產品的賦形劑及部份食品添加物。何謂賦形劑呢? 藥物或保健食品中除了主成分之外,常會再添加其他成分,例如黏合劑:硬脂酸鎂(讓產品可以變成一顆錠狀)、甜味劑:蔗糖素或醣醇類(改變味道)、增量劑:澱粉或麥芽糊精(讓產品變得比較大一點)…這些東西都叫做賦形劑。
(二)有沒有真正天然的維他命補充品
這答案當然是肯定的,蔬果或植物來源的當然屬天然維他命,但問題是生產產品的廠商是否因某些原因添加其它的添加劑或賦形劑,姑且不論是為了何種原因,但確實市面上大多數的產品都是有這些化工合成的物質的。 還好令人較放心的一點是這些屬於食品添加物的原料在每日劑量上都是受到政府規範的。
(三)來自天然與化工合成的維他命效果有差別嗎?
人工合成與天然的維他命在體內的生理活性是不是真的有差呢?答案是不一定。
一篇關於人工合成與天然維他命C 生理活性的回顧研究指出,人類試驗的結果發現,人工合成與天然維他命C 的生理活性並沒有顯著的差異( 5 )。但換到維他命E 就不是這樣了,天然維他命E 的立體結構都是 D 型(右旋),但人工合成的則是 D 與 L 型(左旋)都有,在體內能發揮生理活性的是 D 型,這也是為什麼人工合成維他命E 的生理活性會比天然的低。但也不能因為活性比較低,就說它沒用呀,「活性低」跟「完全沒用」是兩件不同的事情喔。
(四)既然合成的也有效,為什麼還要建議從食物攝取維他命呢?
如果不同形式的維他命都能發揮作用,那為什麼還要強調從食物攝取維他命呢?
最主要的原因在於某一個營養素進入體內之後,還需要其他的維生素、礦物質甚至是植化素來共同運作,才能真正的展現該營養素的生理功效。
(五)吃了化工合成維他命可能危害生命??
當我們在談補充維他命的時候,一定會談到攝取量的問題,攝取太少就會缺乏各種營養素;攝取過量也可能出現中毒的症狀,嚴重者是可能影響生命;最好的情況當然是適量攝取而維持正常的生理機能。正是所謂過猶不及都不好,當然可以參考政府訂定國人每日建議攝取量為依據,然後視個人營養素缺乏或過剩情況做些微調整補充。
現代人一天要吃到應有的量400g蔬果真沒那麼容易,所以拜生物科技之賜將蔬果中營養成份濃縮萃取出來,大家透過營養補充品可較輕鬆獲取人們所需之營養素。但是要選擇化工合成來的補充品或是由天然來源萃取的營養品就見仁見智了。但光想到石化產業的污染,姑且不論化工合成之營養品是否與天然來源萃取的有等同效果,也說不準化工合成對人體有什麼未知的影響,為了我們自己也為了下一代的環境生態著想,還是希望大家能盡一份小小的心力!
希望大家多幫忙分享這篇資訊,不要讓大家在似懂非懂的狀況下,反而對自己的健康造成負面影響了。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或是解答了你的疑惑,請幫我們按讚並分享給親友們喔!